多項配套舉措,護航民營經濟發展
9月4日,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一則消息引起了市場的強烈關注。
近日,中央編辦正式批復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內部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,作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專門工作機構。
近段時間,由于部分民營房企和平臺企業的無序經營,國家出手整治規范,被市場解讀為“打壓民營經濟”、“國進民退”的趨勢。
此時民營經濟發展局的設立,迅速成為公眾議論的焦點,對此有人會疑惑:
這一機構的職責定位是什么?
民營企業是不是又多了一個管理者?
民營經濟是不是要再多出幾道緊箍咒?
其實之前,一直沒有專門的政府工作機構負責民營經濟發展,民營企業的訴求主要是向全國工商聯或者政協反映。
作為宏觀調控和經濟綜合部門,國家發展改革委設立一個專門的工作機構,主要是立足于更好發揮統籌協調、綜合施策、促進發展的功能。
跟蹤了解和分析研判民營經濟發展狀況,統籌協調、組織擬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,擬訂促進民間投資發展政策。建立與民營企業的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,協調解決民營經濟發展重大問題,協調支持民營經濟提升國際競爭力。
在對民營經濟發展局職責的表述中,通篇沒有提到“管”字,從發展的角度而不是管理的角度,更多承擔的是統籌協調的角色。
有人貼切地比喻道:
這不是給民企安排了一個“愛管事的婆婆”,而是給民企找到一個“可以依靠的娘家人”,遇到困難可以及時求助。
中國的就業和經濟活力,取決于民營經濟,大家都習慣用“56789”來形容民營經濟的重要性。
民營經濟貢獻了50%以上的稅收,60%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,70%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,80%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,90%以上的企業數量。
在我國經濟轉型、產業升級的重要時期,民營經濟是提升經濟發展活力、實現產業轉型升級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關鍵因素,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。
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更優環境,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持,促進民營經濟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肩負起更大使命、承擔起更重責任和更大作用,這才是扭轉經濟當前頹勢的根本。
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是一個系統工程,涉及范圍廣、政策鏈條長、工作環節多,內設民營經濟發展局也并不是一個突然的舉動。
圍繞著7月份“民營經濟31條”提出的各項任務,從完善政府誠信履約機制,到細化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舉措,再到抓好抓實促進民間投資,各部委的配套政策舉措和細化落實政策接踵推出。
相信民營經濟發展局會將各部委的民營經濟政策統籌協調,從頂層加強政策的系統設計和落實的跟蹤問效,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更優環境,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持。